
保良局於屬下10間幼稚園推展為期3年的正向教育計劃,藉以提升師生及家長的精神健康及抗逆力。保良局就相關計劃進行成效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在參加計劃後更體諒他人、樂於助人,並有更高的學習動機,更為勇於嘗試新事物。
是次研究對象包括參與了計劃的3間「計劃組」幼稚園和3間沒有參與計劃的「控制組」幼稚園,總共有410個家庭、近100位老師及40位非教職員參與。

發脾氣行為較少出現
結果顯示,計劃完結時,計劃組學童在家和在學校的親社會行為,包括體諒別人感受、樂意分享與助人的增幅,是控制組學童的約2倍。疫情復課後的第3年(即2020-21學期尾),兩組學童在學校和家中的困難行為都有顯著增加,但計劃組學童復課後在學校的困難行為,例如發脾氣或爭搶玩具等,相對較少。

研究結果亦顯示,無論在家中還是在學校,參與計劃三年的學童在學術相關的能力上的增幅是控制組學童的近3倍。參與正向計劃的學童對學習更有興趣,並能夠更有自信面對挑戰、不怕失敗並樂於嘗試新事物。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7至8月疫情較為嚴峻時,計劃組家長能夠在逆境中保持積極心態,信賴自己有能力和方法去應付困難。

家庭散發正能量
其中一名蔡冠深幼稚園的家長江先生分享,其兒子升上小一後要面對很多陌生的人和事物,開學初期更曾因害怕上學和不明白功課內容而情緒大爆發。江先生表示:「我們慢慢回想起從正向教育掌握到的技巧,協助小朋友積極面對困難及紓緩情緒。我們會先表示理解他的憂慮,引導他說出心中的感受,再一起商量解決方法。而當他冷靜下來後,兒子亦懂得運用正向語句鼓勵自己︰『我不是做不到,只是暫時未得。』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應用,他已適應了小學生活,我也從他身上得到很多正能量呢!」
教職員同樣進步
教職員參與正向教育計劃後亦有顯著改變。曹金霖夫人幼稚園李老師表示,自己本身較懦弱及害怕失敗,但在參與培訓後令她覺得,做事成功需要尋找合適的方法,而不是盲目地嘗試。現時當她學習新技能及遇到困難時,她會首先鼓勵自己,再尋找適合的方法,並嘗試以這方法令自己進步。
曹金霖夫人幼稚園校車司機馮叔叔亦表示,他學會了對小朋友運用更有效的讚賞方式,向小朋友解釋為什麼他們會受到讚賞,如稱讚他們的行為和表現,較一般「你很叻」,更能推動小朋友欣賞自己及繼續進步。

保良局已落實在未來3年,將正向計劃推展到全港57所幼稚園,包括保良局和其他團體營辦的學校,及延展至屬下小學。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北歐教育近年受港人追捧,全港首個北歐教育基地(Nordic Education Hub)於6月11至12日向公眾免費開放,父母可以帶3至12歲仔女體驗多元的北歐課程。19 day ago
-
港生在科技領域再創佳績!由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 (Lawrenc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主辦的全球國際機械人大賽ROBOFEST,香港精英隊伍勇奪3名冠軍、2名亞軍及1名特別獎項。24 day ago
-
位於屯門的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重視優質學習環境的建構,培育學生全人發展,推行特色及創新的校本課程,讓學生愉快高效能地學習,豐富學生的學習內涵和發展高階思維,塑造學養兼備的明日領袖。學校在課程設計上力求精進,持續進行教學的深化與優化,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自主學習的態度,培育學生優秀的本質,追求卓越,臻於至善,與時並進。1 month ago
-
每位小朋友都有潛能,等待伯樂賞識。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通過有系統的多元智能探索活動,讓學生在六年小學階段體驗不同的學習經歷,啟發學生的潛能。5 month ago
-
屯門蝴蝶邨有一間色彩絢麗的學校,猶如蝴蝶般鮮艷奪目,它就是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許詩禮校長期望學生在繽紛的校園環境下,開心學習,經過老師悉心栽培下能提升自信,生命如蝴蝶展翅翱翔,朝向目標高飛。5 month ago
-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一向重視品德培育,除了教導學生愛己愛人,近年更致力推動正向教育,讓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勇敢面對成長的轉變和挑戰。7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