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心聲】與其擔心子女早戀易受騙 父母先表達愛意預防「缺愛」
你怕孩子早戀兼拍親密影片嗎?作為父母親,我們總怕孩子早戀,怕孩子遇人不淑,被騙財騙色。想要真正預防孩子早戀,與其阻止和迴避戀愛話題,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到呢?
認清1:聽話的禍害
在推動家長教育的過程中,我總不厭其煩地跟父母說不要讓孩子學習聽話,孩子真正要學習的是「懂得思考」,因時制宜,隨機應變,因應不同環境不同場地作出最適當的選擇,才是孩子在兒童期需要學習的能力,但問題是很多父母總希望孩子按着自己的想法和期望行事,而忽略了聽話的長遠影響,讓孩子從小習慣聽從別人的指令,而忽略了個人思考和判斷。
另一邊廂,孩子一步一腳印成長,他的能力和知識本應越來越好,但為何現今父母隨着孩子長大不但沒有安心,反而越來越擔心?只因我們在教養過程中,我們沒有把焦點放在孩子的內在成長,單純以成績和學分判定孩子優劣與否,這導致孩子的能力和品格沒有跟隨年齡有所增長,反之差距越來越大。家長的擔心顯而易見。
認清2:對異性產生興趣不等於早戀
實際上每一個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隨着生理逐步成熟,會開始關注及吸引異性,並希望與他們多接觸提升個人的魅力,間接滿足青春期身份認同的需求,這是青春期階段正常不過的心理需求和現象,但由於一些家長對此過於緊張,從而杜絕孩子與異性之間的交往,反而激發孩子更希望與異性接觸的慾望,從而促進早戀的風險。
認清3:親子關係不佳令孩子更渴望被愛
根據研究顯示,家庭不健全,缺乏父愛和母愛,感情缺失的孩子,較容易尋求同齡人的關懷。這就是為何一些青少年總希望透過被愛,慰藉心靈的空虛,也因為孩子從細並沒有透過父母的關懷和愛護學懂愛與被愛,所以他們從根本不理解何謂愛,也因此較容易被感情欺騙和蒙蔽。
故此奉勸各位家長,孩子的童年是他們建立正向品格的黃金期,也是學懂如何愛人愛己的黃金時刻,如果他們從細從父母身上獲取足夠的被愛,他們就不需要提早從外界渴求愛,也減低早戀和被感情欺騙的風險。
「戀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何謂愛!」
以上由辰民爸爸授權分享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龜兔賽跑、醜小鴨、小紅帽,這些耳熟能詳的童話經典陪伴著我們成長。但作為家長的您,又有沒有想過,一本本看似簡單的童書,可以透過親子伴讀的方式,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啟蒙老師呢?9 day ago
-
科技日益發達,為了讓生活更便利,不少父母都會給孩子一張八達通卡,特別是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不用在車站慢慢數硬幣。但是很多父母也會反映他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把八達通當作「Magic Card」。隨便「嘟」一下,就到處請朋友吃零食、吃飯、買東西。究竟應該如何避免這個情況呢?12 day ago
-
天文台預告星期五氣溫急降,明顯轉涼,相信爸媽紛紛翻出秋冬衣物,想幫孩子加件外套,然而室外明明已經陣陣涼風,但孩子依然說自己「唔凍」,「唔著外套」,難道是「媽媽覺得你凍」又發作?其實或者不是,家長不妨參考以下說話,讓孩子自動穿衣。19 day ago
-
相信不少家長都遇過小朋友唔肯叫人,或是唔講「多謝」、「唔該」的情況,這些時候場面往往尷尬起來。育有2名女兒的前港姐張嘉兒,近日亦在facebook表示細女Hannah 因比較怕羞,不太願意和人打招呼或講唔該多謝,甚至「匿埋喺佢隻腳後邊」,於是分享了3個方法,讓爸爸媽媽見招拆招﹗24 day ago
-
踏入11、12月,又是各中小學評估或考試的階段。對於學生來說,壓力自然會增加。作為家長,究竟該如何有效地協助子女減輕壓力?不如聽聽香港保護兒童會 高級教育心理學家—林穎姿博士跟大家分享的「減壓溫習3步曲」!1 month ago
-
「媽媽,這個是什麼?」、「媽媽,是太陽曬我們,為什麼會說『我們曬太陽?』」、「爸爸,升降機是怎樣上升的?」……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