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向心理|為什麼有些孩子較容易早戀?原來是因為在家庭成長中缺乏了……
不要讓孩子與我們愛恨交纏。
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父母的情感體驗對孩子成長十分重要,透過父母的悉心照顧,滿足孩子關愛的需要,從而建立愛與關懷的價值觀。只可惜在現今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雙職父母的湧現,隔代教養的氾濫,引致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情感連結,容易錯誤地造成孩子既渴望愛又害怕失去的社交價值觀,根據Elaine N. Aron與Elaine Hatfield的研究發現,對於從小情感連結不足的人,日後較難真正交出自己,所以在感情裡面有許多的擔心跟防備,因為怕受傷害。

所以作為母親,我們必須明白在生命的前三年,尤其是第一年就需要多關注孩子的需求,從而讓孩子與世界連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反之對於一個那麼小的嬰兒,他既要適應一個新的世界,如果最愛我的媽媽也不能滿足我,讓我感覺受傷。這樣複雜愛恨交織的情感,對一個嬰兒來說,就變成他成長的矛盾和掙扎,從而影響他的成長和人際關係的發展。
為何有些孩子較易早戀?
另外很多家長總會問,為什麼有一些孩子較容易早戀?根據研究顯示,當孩子在家庭成長中缺乏被愛的情感連結,日後當有一個人能滿足孩子的情緒需要,相處過程中產生愉悅的心理,然而這是他們在家裡從沒有體會過的。這樣的交往變得頻繁,從而增加發生早戀的機會。當然,對於一些缺乏自信和社交發展困難的人,他們還有另一個發展方向,就是很多家長擔憂的隱青和孤僻性格。
讓孩子把家庭定位成為他的避風港
除此之外,由於社交發展的不如意,較容易讓一個人在社會上造成適應不良,為了緩解自己的痛苦,我們的防禦機制就會找理由來忽略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而歸咎父母就較容易成為孩子最安全的選項,將製造痛苦的的責任推向父母。所以作為家長,不要讓孩子有一天把原生家庭影響變成他的座右銘,反而讓孩子把家庭定位成為他的避風港,讓愛與關懷伴隨孩子一生,這才是父母對孩子的正面影響。
各位加油,辰民爸爸與大家一起成長。
(以上由辰民爸爸授權分享)
-
功課只是一個鞏固知識的工具,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吸收上課學習的知識有多深, 作為父母,我們的角色不是催孩子做功課,而是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提升學習的動機……11 day ago
-
父母愛錫自己的子女,子女對父母亦然,彼此能夠相親相愛,建立深厚的感情和親子關係,是打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但傳遞愛意時又是否表達恰當?能否令孩子有所感應及作出回應?確實需要一些竅門,看看以下防止虐待兒童會提供的五個表達方式。23 day ago
-
家庭環境與嬰幼兒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為他們帶來刺激,促進自主探索,有助其成長發展。然而坊間對於建設適切家庭環境的說法存有差異,當中存有不少謬誤,現在讓我們逐一拆解。25 day ago
-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於幼兒或小學階段進行生涯規劃教育會言之尚早。事實上,家長與孩子於幼小階段談生涯規劃並非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而且已有不少學者支持生涯規劃教育應在童年開始。對於孩子來說,早期的生涯規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成長歷程,這有助他們及早了解自己,認識工作世界,學習如何逐步裝備自己,從而一步一步地邁向自己的人生目標。家長可以嘗試抱有開放的態度和好奇心,以及由向...1 month ago
-
在父母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在孩子的腦袋卻有千百個問號。孩子的眼睛是一面放大鏡、一台X光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眼所看到,手所觸及,只要他們認為是稀奇古怪、有趣的東西,便總愛拉着父母問個不亦樂乎。1 month ago
-
家長可能會將子女收到的利是錢代為保管,或會因經濟所需,用子女的利是錢作補貼新年期間的額外開支。無論如何,如小朋友感到失望是可以理解,你可以向他們解釋當中的原因,跟他們分享家庭的經濟狀況。小朋友知道原因後必較容易接受,藉此可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亦可教導他們理財概念。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