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齒健康︱刷牙有最佳時機?牙醫:做好呢件事更重要!
小朋友愛吃糖果、零食,食品產生的酸性或導致蛀牙的出現,故定時刷牙是保持牙齒健康的良好習慣!相信大部分人每天會刷牙至少兩次,早晚各一次,但何時才是早上刷牙的最佳時機卻眾說紛紜,連牙科醫生對在早餐前或早餐後刷牙仍沒有統一的意見。
美國《紐約時報》就此話題訪問了兒科牙醫及微生物學家Dr. Apoena De Aguiar Ribeiro,她表示吃早餐前或吃早餐後刷牙均有利弊。
她續指,早上醒來時,口腔的細菌水平達到頂峰,亦是造成口臭的主要原因。而密西根大學牙科學院教授Dr. Carlos Gonzalez-Cabezas更表示,大部分人都以穀物早餐、麵包、鬆餅等食物作早餐。充滿細菌的口腔遇上含有糖分的碳水化合物便成為了細菌滋生的溫牀,釋放出的酸會損害保護牙齒的琺琅質,或導致蛀牙的情況出現。

Dr. Apoena De Aguiar Ribeiro又補充,在早餐前刷牙更可促進唾液的產生,唾液中的碳酸氫鹽有助中和口腔中的酸度,減低蛀牙的風險。
Dr. Carlos Gonzalez-Cabezas稱,有人主張吃早餐後才刷牙,是基於大部分刷牙方法並不標準,故在起牀後馬上刷牙,口腔中仍有殘留的細菌並在其餘時間內繁殖,同樣危害口腔健康。再者,大部分會在早餐喝咖啡及橙汁等會損害琺瑯質的酸性飲品,故部分人主張在吃完早餐後才刷牙。

對於早餐前或早餐後的刷牙爭議,兩位學者均表示保持牙齒健康的重點並不在刷牙時間點,而是養成刷牙的習慣!

-
患有子宮腺肌症的孫慧雪近日公佈懷上2胎,鼓勵不少同樣想懷孕但受此病困擾的女士。究竟子宮腺肌症患者懷孕風險如何、又可以痊癒嗎?今次便找來婦產科醫生李閏婷為計劃懷孕的準媽媽解答以上問題!3 day ago
-
新的一年開始,大家知不知道廿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什麼呢?答案就是「立春」,「立」指開始,「春」是生長和溫暖。「立春」寓意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結束,開始進入萬物生長和風和日麗的春季。在大自然界中最明顯的地方就是萬物開始回復生機和生長的跡象。5 day ago
-
疫情下大家經歷生活改變,尤其小朋友面對學習環境轉變,不能與同學及朋友見面玩樂。雖然復常在即,但重新適應對小朋友反而會產生焦慮!今次香港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君訥就為家長分享如何管理小童情緒,如他們出現焦慮又可如何處理。9 day ago
-
俗稱「風疹」的蕁麻疹即中醫的「癮疹」。以皮膚局部或全身出現風團、瘙癢為特徵,時隱時現。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在短期內約一星期可痊癒,慢性則反復發作達數月甚至數年。 中醫認為風疹的發病根本是由於稟賦不耐,意思即是由先天或後天積漸而成的一種容易感受外邪或對食物過敏的體質傾向。每遇季節變換外邪侵襲;或因過食膏脂厚味、海產發物;又或遇上壓力精神緊張焦慮抑鬱,便易...24 day ago
-
家長最注重孩子生長問題,太矮或過肥,過瘦都會令父母大為緊張,就如剛為阿根廷贏得世界杯冠軍的美斯,童年時被確診患上「侏儒症」 - 生長激素缺乏症,需每晚注射生長激素。對於兒童生長問題,兒科專科醫生 – 徐梓筠醫生分享以下資訊。29 day ago
-
小朋友睡覺的時間,如果發出「咯吱咯吱」的怪聲響,很可能就是出現「磨牙症」,中醫又稱為「齘齒」。磨牙症指的是除正常咀嚼、說話以外,牙齒間的相互摩擦現象,夜間磨牙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分為暫時性的。 據美國牙科學會數據顯示,大約有38%的幼兒都有睡眠中磨牙的現象,偶爾磨牙發作,不屬病態,家長無需過度擔心。不過,如果磨牙的次數過於頻繁,甚至每...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