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百科︱消委會教3招正確存放調味料 呢類放雪櫃更易變壞…
香港天氣潮濕,調味料容易因受潮變質。消委會表示,不同種類的調味料亦有不同的貯藏方法,可根據各調味料的成分及類別分為不需冷藏、需要冷藏及視情況冷藏三種。你們有正確存放調味料嗎?
呢幾種調味料不需冷藏…
大部分常用如乾燥調味品、香辛料等具有較高的吸濕性,故毋須冷藏,只需放置在陰涼地方。而胡椒等乾燥香辛調味料會受濕氣、溫度等影響香味,故除了須放在密封容器內儲存外,亦應避免存放在煮食爐、雪櫃等附近。
另外,食油亦不宜冷藏。消委會解釋指,食油在低溫下有機會凝結或變得混濁,如果反覆從雪櫃取出,放置於室溫,容器內容易凝結水滴,助長細菌滋生,故更適合儲存於陰涼乾燥地方,並盡量在兩個月內用完。

毋須冷藏的調味料
1. 鹽、糖、蒜鹽、雞粉、生粉、胡椒粉等脫水、磨碎或完整的粉狀調味料或香辛料
2. 橄欖油、葵花籽油、麻油等油類
冷藏黃豆製成的調味品可延長保質期
豆豉、麵豉醬等以黃豆製成的調味品,在開封後會加速發酵令味道有所改變。故此,消委會建議把黃豆類調味品冷藏以減慢發酵速度。不過同樣由黃豆發酵而成的豉油鹽分較高,不易變壞;若經常使用,只需存放於陰涼乾燥地方。
消委會又稱,蝦醬、魚露等經過鹽漬及發酵而成的調味品,雖然鹽含量高,但在香港炎熱潮濕環境下,建議開封後冷藏,以防變壞或發霉。另外,蠔油、叉燒醬等水分含量較高的醬油類調味料,若不能於短時間內用完,消委會亦建議開封後冷藏。

開封後應冷藏的調味料
香辛料:辣椒醬、辣椒油、XO醬、咖喱醬
花生類:沙茶醬
蛋類:蛋黃醬
奶類:沙律醬
蔬果成分:果醬
視乎情況決定…
消委會指出,部分調味料含有酒精和酸性,有助抑制霉菌等微生物生長,可根據成分或存放時間決定是否需要存放在雪櫃。
濃度高的酒和醋:酒精和醋酸能抑制細菌、霉菌等微生物生長,一般只需存放陰涼處。
風味酒和醋:可能加入了其他食材,降低了酒精和酸的濃度,建議開封後存放於雪櫃。
茄汁產品:番茄含天然酸性,而且茄汁已加入食醋提升酸度,若開封後可於兩星期內用完,不一定要存放於雪櫃。

消委會教路 保存調味料5大貼士
消委會亦提供5個保存及使用調味料的貼士,內容如下:
1. 包裝上「此日期或之前食用(USE BY)」或「此日期前最佳(BEST BEFORE)」,兩者意義有所分別。
調味品於未開啟前,若過了「此日期或之前食用」期限,食材即使外觀和味道正常,但可能已出現引致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及它們所產生的毒素;相反,標示「此日期前最佳」的食物,例如大部分調味品,過期後雖然質素下降,但一般仍可安全食用。
2. 若發現調味品已發霉,應整瓶丟棄,切勿食用。
3. 以清潔乾爽的食具提取調味品,並以乾紙巾徹底清潔外包裝或瓶蓋位置,確保沒有調味品殘留,瓶蓋亦須緊閉。
4. 調味料盡量避免放置在煮食爐旁邊,以免煮食時,煮食爐附近溫度升高,加速調味品中的油氧化,助長細菌滋生。另外,煮食時產生的蒸氣亦會令調味品受潮,有機會導致霉菌生長,釋放出霉菌毒素。

5. 如果使用量不大,建議購買小包裝或放進於小瓶使用,開封後盡快食用完畢,減低因食物變質而帶來的健康風險及避免浪費。
-
進入初夏,香港天氣愈來愈潮濕,有時連洗衣機都有噏味!日本洗衣液、洗衣粉品牌花王就在社交媒體提醒大家洗完衫後可以稍為打開蓋,讓水氣散發一下呢!5 day ago
-
不少人覺得日本洋蔥比較好食,除了清甜、生食亦不會很辣。日本人除了培植洋蔥,原來他們在洋蔥的保存上亦有講究,放在蔬菜格與冰箱的處理大有不同呢!10 day ago
-
洗廁所雖是厭惡家務之一,但總得有人要做。尤其座廁與地板連着的位置,特別難抹得乾淨。日本衛浴品牌就教大家用DIY的小工具來清潔,簡單又方便製作!16 day ago
-
雨季一到,天花和牆壁容易積聚濕氣,「牆蝨」及飛蟻便會大舉入侵家居,令人十分煩惱!一不留神,飛蟻更會變成白蟻,隨時蛀食木製家具!以下提供幾個消滅「牆蝨」及飛蟻的方法,杜絕家居害蟲。22 day ago
-
相信不少媽媽都聽過「蘑菇不用洗」的小貼士,但原來菇類冷藏後竟然可增加3倍鮮味?日本超市專家就分享如何儲存菇類,做法方便又簡單!25 day ago
-
洗衫是每個家庭日日必做的家務之一,但原來洗衫都有小技巧!日本洗衣液、洗衣粉品牌花王就在社交媒體分享,洗衣液、柔順劑不應開機前同時落,也要注意倒入的位置,用錯的話效果會大大降低呢!29 day ago